数据分析的一些想法
数据分析的目的
今天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:分析数据是为了改变。
工作之外生活也有一些无法坚持的记录也许因为没有改变?当一些指标不能引导我们改变行为时,无论我们怎么告诉一遍遍告诉自己这很重要,潜意识却明白并不是依赖数据驱动决策,所以无法坚持么?这么说来,小时候有些做不好的事,妈妈总是笑着责骂一句:你就是不上心,还真是有几分道理。
好的指标
好的指标是反映当下的,如果说,行车时,速度比总里程重要。可以粗略的说:比值是最好的,so:
- 一种好指标是像速度这样,天生就是比值的。
- 另一种是通过同比、环比等方法产生比值的。
eg:在判断一段时间内学习效率时,学习多长时间这个指标其实是没有用的。某天学习了10个小时,可以你对10个小时真的有概念么?10小时是去除喝水去厕所休息吃东西走神纯时间么?即便是纯时间,10个小时是多是少呢?明天应该保持这个时间or更努力or休息下不要过度呢?
有人面对上述问题做法是坚持,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自然就知道自己的状态,学什么样的内容,能学多久。这是强行环比产生比值来使时间的记录有意义,还有一种方式:时间/学习产出,即:今天学习了10小时,学到/做出哪些内容,分别用了多久,对每一项来说,这是你最初期盼的结果么?
不适合分析的指标
综上,好的指标可以指引我们改变,不好的指标就是也许看起来很棒,但对改变没有太大意义的,即:虚荣指标。
这类指标往往都是总值指标,因为总值是会随着时间自然增长,所以总值可能总是好看的。
例如上述单独拿出来的学习时间,例如产品的总注册人数、页面浏览量(PV)值、公众号的关注人数、一个app的下载总量。它们需要细分,或变成比值。
第一指标
第一指标:现阶段、当前,总有一个指标是高于一切的,需要把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这里。
一个产品如果找到这样一个指标,也就有了迭代的方式、设计的方式。
比如推荐购买转化率,加一个功能时,想想会不会对第一关键指标有影响?有没有帮助?放在生活中会更好理解,现阶段对你最重要的是什么,一切事对最重要的事情,做或不做有什么影响?
注意第一指标的时间性。让本阶段的发展有序,下阶段观察,换掉第一指标。它的意义是保持专注。
有了“第一指标”做什么
设立“基准值”,选择一个目标数字,一个位于“成功”和“失败”之间的指标,如果达到这个数字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。第一指标不变时,基准值可以往上调整。
注意
第一指标和基准值都要选比值指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