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启 · Day01
今天是停跑的第五天,172天不间断5公里的记录,在到达下一阶段前,因为一场病中断,不高兴,捶胸顿足一顿后接受。
大概在我跑步的30几天,断更许久的南派三叔,重新更起了《盗墓笔记》,一直至今。有一段时间我把它当作是陪伴。也是大半年的时间之后,三叔才敢说,重启《盗墓笔记》。这是两件很像的事,开始都不是打算做几天就停的,一面自信一面却自己也不清楚,真的可以做到么?和我这样的小透明不一样,南派三叔的号,不管写什么,不管断更多久,只要更新,篇篇10w+的阅读。压力可想而知。
我看《盗墓笔记》看得晚,刚火时就知道,可名字起的实在提不起兴趣,直到毕业后的某天,无聊看了当时更新流传的一个段落,每个人性格的寥寥数笔跃然纸上。其实故事想有画面感不难,再烂的小说都可以人为塑造作者描述的场景,和梦一样,大多数画面假的厉害。以前记录梦境时,我曾经训练过自己记忆梦中的环境,醒来之后去看,非常简陋,全靠脑补。而文学/小说类的作品中优秀的分界线,对我来说,就是入戏感了。作为一个看动画片被坏人抓走都会哭的人,真过了心,信了它的,有多少呢。
后来追了全部,铁三角的形象深入人心。当我们把一个人物塑造的非常丰满时,人物就活了,有些台词就是不能他说,有些事情就是不能他做,因为他不会这样的。往后写下去,顺应就好,最难的已经不是人而是情节了。然而在重启时,最让我惊喜的是人物的变化,当胖子已经40复出,体力精力都在下滑,十年前他会说的话会做的事,依然冲动,却也迂回妥协一些了,其中的力不从心,心疼之余感慨南派三叔对文字的驾驭能力。
F曾在她的一期节目中提到过“复杂性”这个概念,人很难从情感上理解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,只能从理智上接受不同事情不同人的存在,但也不是人人都无法理解,程度也有差异。简单的举例,电影经过2小时的铺垫,在高潮的一幕呈现在影院的众人眼前,复杂性低的人知道发生了什么,高一些的可能感受到其中的心碎、无奈,随之流泪,再高一些的能理解环境和其他人在这个局面中的作用。
复杂性高的人,好处显而易见,非常容易理解外部环境,get到旁人的动机,事情的利弊方,平衡的关键点,同样缺点也很明显,它意味着更敏感,在漫长的成长中,在三观稳固成形、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、和自己和解之前,非常容易在挫折中崩盘,这坎过去了,大致就解锁了传说中的英雄主义:了解世界的真相,依然热爱它。
南派三叔的男主角吴邪是个复杂性非常高的人,虽然他的经历、性格和三叔本人表现出的人设不尽相同,我依然认为这是作者内心的映射。吴邪不同于完成形态的吴三省或解连环,他一路都在挣扎,都在努力达到inner free,不断的对自己的计划万分自信,又反复怀疑自己的能力,如同因《盗墓笔记》的关注后续生病的三叔。
看得出,他也在从抑郁的深渊努力爬出。真的是爬,我接近过轻度抑郁的边缘,靠着从不放弃让自己感觉好一点的信念和运动,从意识到这件事,不断的反思对话,熬过了对我而言很黑暗的两个月,后续的影响也持续了很久才平复一些,姿态一点都不好看。
“敏感于迟钝殊途同归。前者对人生看得太透,后者对人生看得太浅,两者得出相同的结论:人生没有意思。 ”因为三年前和自己玩的一个游戏,按照定下的游戏规则,现在在逼自己接受这一切,并且调整,努力内心自洽。这也过程中,也意识到太心疼自己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了。凡事过犹不及,抓住自己不放,也抓着那些不想要的情绪不放。
和自己保持距离,站在一旁,更好的观察自己,更好的理解别人。我们如果能在看待别人的时候保持沉默,也就能看到我们是怎么将自己的错误投射到别人身上,又无法在自己身上发现这些错误的。几天前,临睡时我看到推送:南派三叔将这半年的更新,正式编入系列,命名为《重启》。在大脑解读这句话的含义之前,眼眶毫无征兆流下泪。忘记已往记录和遗憾,从零开始的第一天,写给自己。